來源:貴陽正宇鐵路醫(yī)院
由于針刺具有調節(jié)神經功能的作用,所以它對焦慮壓力的調節(jié)和舒緩作用尤其較好。在中醫(yī)針灸診所中,很多患者即使是因為某個疾病或軀體上的不適如疼痛而來就診,常常伴有或多或少的壓力,這似乎是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,處處蔓延,所以針灸師要想診所生意紅火,都得學會怎樣舒緩患者的壓力,讓患者走出診所時感覺輕松很多,有開心的笑容,這就是成功的首先。
下面介紹診所中所能見到的針刺舒緩方法:
1暢氣血失和證治法:調氣和血。
針刺正面開的藥方:太沖、內關、血海、印堂。
針刺背面開的藥方:天柱、心俞、膈俞、肝俞。
2暢心脾兩虛證治法:調和心脾。
針刺正面開的藥方:神門、太白、足三里、內關。
針刺背面開的藥方:神道、脾俞、三陰交、心俞。
3暢心腎不交證治法:交通心腎。
針刺正面開的藥方:神庭、太溪、印堂、通里。
針刺背面開的藥方:志室、心俞、太溪、內關。
4暢心氣虛弱證治法:補養(yǎng)心氣。
針刺正面開的藥方:神門、內關、太淵、足三里。
針刺背面開的藥方:心俞、神道、太溪、膏肓俞。
上面所有證型的常用配穴:
(1)肩頸強,配列缺、偏歷、昆侖。
(2)腰背不適,配華佗夾脊(視部位不同而選不同的穴位)。
(3)睡覺欠佳,配安眠。
(4)易出汗,配復溜。
(5)注意力難以集中、記憶力減退,配百會、四神聰。
(6)疲乏無力,配百會、氣海、關元。
(7)腹脹、食欲不佳、泛酸,或便溏,配天樞、中脘、上脘、公孫。
(8)排便困難,配支溝、上巨虛。
人體的幾乎每一條經絡都擁有一些穴位具有舒緩焦慮壓力的作用,在心、小腸、心包、脾、腎、膀胱這些經絡的穴位較多地具有舒緩壓力的作用。針刺調理一般以平補平瀉為主,若能在留針的同時配合靜思和閉目靜氣凝神,則效果會更加神奇。由于焦慮壓力不是疾病,所以針灸治療以達到舒緩壓力為目的,一般只需1 ~2 次針灸即可,有的伴有肌肉酸痛的5 ~6 次一般就行,不需要按療程進行針刺,電針也少使用。
門診時間:
24小時健康熱線: